新闻动态

JuJing News

  1.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  2. 资讯中心
  3. 行业新闻
  4. 小米造芯传递了什么信号?

小米造芯传递了什么信号?

2020年01月16日发布 浏览762次
内容摘要: 低调许久的小米成功刷屏。2月28日,小米正式发布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,成为继苹果、三星、华为之后,全球第四个拥有自家芯片的手机厂家。...

低调许久的小米成功刷屏。2月28日,小米正式发布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,成为继苹果、三星、华为之后,全球第四个拥有自家芯片的手机厂家。
对于缺芯少屏的中国手机行业来说,小米的突围确实振奋人心。点赞之余,不妨还是保持清醒的认知,避免点赞变成捧杀。
小米造芯改变了什么?在媒体解读里,目光集中在“四大”,即能够拥有自主芯片的手机厂家由三变四。但是,这样的解读不免有着误导的成分。因为,全球智能手机谁都绕不开高通和联发科这两大芯片供应商。不谈高通,不谈联发科,只关注四大手机厂商,这好比一届顶着世界杯头衔的足球赛,突然间少了巴西和阿根廷。
和小米造芯一起出现在报道里的,有这样一组数字:2016年1月到10月,中国仅在进口芯片上就花费了1.2万亿元,超过了进口原油的费用。拿走大头的,其实还是高通和联发科。能否配载高通骁龙的最新芯片,已是智能手机成败重要因素。雷军在发布会上说,自主研发芯片是占领了制高点,但是,占领并不代表站稳。因此,即使有华为的海思在前,小米的松果在后,芯片的大格局只能说多了中国的参与者,还不足以说拥有改变的力量。

在小米造芯的发布会上,雷军关于“下半场”的判断更值得细读。这意味着,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去年创下了6亿部的出货量,在市场份额上拥有了和苹果、三星比肩的实力,看似红火的中国手机还是将进入残酷的淘汰赛。

小米

“下半场”比什么?是技术,是品牌,最终还是由此产生的赢利能力。进入2017年,舆论焦点里的中国智能手机陷入“能力危机”。“能力危机”可以说是全行业的共同难题。正在进行的巴塞罗那通信展,业内的评价是“平淡”,原因是本届展会尚无风向标意义的产品推出。在相关评论里,提到了二十多年前划时代的移动通信,提到了十年前PC化的苹果iPhone,直言智能手机处在创新空白期。如何不会错过下一个爆发点,核心的芯片无疑是重中之重。小米造芯,无疑是长远的固本强基之举。
从营销策略上,小米借助造芯也将获得品牌提升。华为手机的崛起,在时间上和海思芯片的成熟保持同步。经过十年的磨练,海思在2014年站稳脚跟,随之而来的是MATE系列的应用,华为得以跻身高端市场。从雷军的表述里,不难看出小米同样期待重复华为的成长路径。专注核心技术研发,这是理想的品牌形象,可以摆脱国产手机一直强调性价比的中低端形象,从而杀入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。小米造芯,外战的效果尚需观察,内战的加剧却可预期。
小米造芯会走多远?能走多远?这有待时间给出答案。处在产业链下游,国产手机的供应链把控能力普遍缺失,何时推出新品?何时扩大产量?都得看高通的脸色。小米造芯提升的产业话语权,带来的积极意义却是显而易见。今年以来,国产手机纷纷调价,究其根源却是一次来自外部的“被涨价”,因为上游核心零部件行业“缺货”,屏幕、芯片、模组等等元器件纷纷呈现涨势。小米造芯,仅仅是举动本身,就已增添了重要的博弈砝码。

部分内容源于互联网,若涉及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邮件联系管理员jujingweb#yandex.com,发邮件时,请将#用@替换。